由北京歌德学院主办的《阿法嗒传说》(导演为曹克非和Gesine Danckwart)——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开的当代剧场实验,以当下人类复杂的社会处境为背景,用一种即时、即事、即境的虚实交互形式,为我们思考戏剧的可能性留下许多回味。
戏剧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一是综合性,戏剧几乎可以无所不涉;二是与现实生活边界的模糊性,即戏剧艺术与现实存在,无论是表层理解,还是深究本源,都直面真实性问题:何为生活的真实?何为戏剧的真实?特别是当传统的室内剧场外移到公共空间、移到与日常生活场景不分的情况下,戏剧之为戏剧的本体性何在?《阿法嗒传说》的内涵正触动了这一关于当代戏剧的本质之问。
1、神话借喻
“阿法嗒”,据剧作者考,出自梵语Avatar,在印度教中意谓神的下凡。好莱坞导演卡梅隆执导的电影“阿凡达”,词译暗示了神灵与尘世的纠葛。《阿法嗒传说》在798的叙事可以用“多元即兴”来概括。涉及神话、历史、事件、转化、再生、此在等要素。在国际著名的798艺术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厂到本世纪初艺术家和画廊的进驻,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故事,对于“朝圣798”的游人来说,一切真的像个传说。当下剧场似乎在提醒人们,在任何有目的的规划、策展、编排之外,还存在着更深更广的场域,始终以隐喻的方式不期而遇,需要近乎缘分般的默会、领悟。“多元即兴交互”的导演手法隐藏着这一深层的匠心。
在《阿法嗒传说》中,阿法嗒的角色(音乐人孙大肆出演)更像是一个“使者”:行使之人和传递之人。她手上有一张地图和一封信,沿着大致规划的路线行走。在行进的许多站点中有即时交流。通过视频和音频把现场的信息传递到其它的空间(设定这些空间就是编织一个结构),形成另类现场。在此现场的人们可以通过视屏进行阅读和对话参与。这是导演对“戏剧场”本身的拓展。戏剧的在场性关乎人的感知的直接性,而感知的范域,就像人类存在的范域一样,是一种动态拓展过程(从地域到全球,从地球到太空。从物质到能量,从实体到信息等)。由此,“阿法嗒剧场”的本体就是关于动态存在的实验。阿法嗒所隐喻的图景:一个影像和声音——理论上可以同时被全人类都看到和听到。因为其传递方式在今天可以被数字化为电子或光子,以无线方式到达世界的角落。即现实场景中的事件可以以虚拟的方式在其它任何的空间同步进行,并且使所有分布的空间彼此之间产生互动。针对多场域、多层次叙事、随机介入等跨时空的表演,“阿法嗒” 是全球化、互联网、区块链背景下的阿法嗒,它所隐喻的剧场应该是“全球剧场”。这或许是戏剧的终极可能性之问。
如果设想,在大数据和区块链的平台上,最终世界就是一个剧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数据平台剧场”的实现就等于戏剧的真实?《阿法嗒传说》借“神灵”降临到798艺术区,真实的日常场景、真实的历史叙事、真实的人间生活,演绎了一部随机发生、互动表演的作品。可它的真实究竟是什么?真实真的如你所见吗?
2、生活与戏剧
首先,“阿法嗒”在唤醒当下的真实之问:戏剧在当下何为?戏剧如何发生?有中德文化背景的剧作和导演(曹克非和Gesine Danckwart)首先看到了传统戏剧模式与社会现场的隔离、以及表演者和观众的分离所导致的对于更广大世界的可体验性的失缺。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交流的场所,日常的发生为戏剧提供着巨大潜能。但现实生活的真实不同于艺术的真实。生活日复一日地发生,如何在其中挖掘戏剧潜能?
生活如其自身的存在,早已先在的发生。而戏剧的发生以“戏剧意识”(或作品意识)为内在动因。“戏剧意识”即通过对人物(角色)、空间(场景)、用具(道具)等要素的表达欲求(编排、导演、组织、表演等),来揭示主动的、艺术的存在的可能性。即“戏剧意识”要回答自然生活如何转换为戏剧艺术的生活。当人们说某某人的一生像一部戏、社会如不停歇的舞台等,都是具有“戏剧意识”的人对生活的领悟。在其它艺术门类中,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杜尚的《小便器》,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的盒子》在艺术家的调用下,或使其具有某种观念意指,或使其进入某个特殊的事件之中,一个极普通的日用品由此转化为艺术品。这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则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有其自然的客观性,当这些事物一旦与主观意识合谋,就具有了独特的表达意谓。由此,生活中的任何一种日常行为,一旦行为者被“角色意识”所带动,行为便成为角色的行为。“戏剧意识”是区别生活与戏剧的基本点。
戏剧的可能性要挑战的是“当下戏剧意识”。在意识的主动性上,每个人对于戏剧的意识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从无意识~潜意识~关注意识~理解意识~强力意识的变化。因此,对于《阿法嗒传说》的观看(参与)和理解一定各自有别。欲求本质理解,一是要回到“生活/戏剧”不可分的关联,即“存在”与“关于存在”的关联;二是从固化的经典语言回到对日常语言的理解;三是对“存在/语言”状况的复合性理解和应用。这其间包含着从先在的生活经验~语言交流~理念表达,再重返日常生活的转变。而戏剧从经典模式重返生活自身时,应是出于对生活自身的重新理解。对于从经典向生活的转化,许多人把这种转化看作对田园生活的“回归”或“返魅”,而看不到在“原始生活”、“经验生活”、“生活理念”、“生活实验”等理解的进路中,最根本的是生活中的人的内在性的跃迁,即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到依于整体文化理解的自觉生活。“戏剧意识”的内涵即意味着对于生活的自觉、对于生活的文化理解。也就是说,有了充分的自觉意识,人人都可能是艺术家,社会处处是剧场。 “阿法嗒”在798,就如一个召唤“戏剧意识”的幽灵,把与其相关的互动者带入叙事、带入表演、带入言说。
3、戏剧的可能性
戏剧变革的原动力,一是对构成戏剧的要素、结构及表现形式新的发现;二是创作者内在的改变而产生对于戏剧的全新理解。从创作视角来看,前者是一种外部路线,它以戏剧为主体去观察生活与世界;而后者是一条内在道路,创作者对于“生活/戏剧”的内在感悟,由感悟出发,同一切存在的关联,即从生活与世界的视野来追问戏剧的可能性。
戏剧的可能性是对“理解条件”下的真实性的创造,是关于一切在场者的戏剧意识的唤醒。戏剧之为戏剧,是因为其通过某种独特的形式重新创造了空间、场景和语境,触发或唤醒了人们的感知和意识。这就涉及到人类最原初的意愿表达:为何要表达?表达想传达什么?传达所达到的效果如何?我们在《阿法嗒传说》中看到了交互式的表达:其一,对798的变迁史,展开了一场由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场的畅谈;其二,在特定现场的行走及表演,经数字传递到任何一个有视频的地方所达到的联动剧场效应,使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即时交互,创造出戏剧对话的多样性;其三,剧场的开放性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直接参与到表演中来;其四,作品可以容纳任何文本的介入:作者文本、现场访谈、艺术家画作、历史图片和当事人录音、演出录像,以及演出中人物的偶发进入。这些都有意谓地打开了剧场的界限。
从《阿法嗒传说》的可能性揭示当下戏剧的可能性,必然会带入人类存在的边际问题,即人自身及人所处的环境。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喻为“科学神话”)已经越来越直接地干预到人的生老病死,但是它并不能对终极问题——如宇宙存在的无限性及人的意识和心灵的存在给出答案。人类仍然在有限的世界中活动,对于世界之外以及存在自身仍然是无知的。人类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与权威形态的对峙,有助于每个人自身的反省:人自身的存在状态及予以安住的方式来自他的价值选择,人类的艺术都依于其围绕价值困惑、价值选择、价值磨难、价值实现的过程展开表达。在此,戏剧的可能性即是对价值的追问所展开的探索。
当下人类处在全球化发展的整体交互中,任何有差异的个体、任何独特的群体,都成为全球背景下的存在。但全球性文化的真实涵义越来越受到质疑。何谓人类价值的共识性约定?一切都处在不确定的可能性之中。但只有唤醒人类自身、激活每个个体的内在意识——这才是一切可能性中最根本的欲求。要具有自觉意识和理解地参与到全球化的发展:在广义的角色对话、在创作与接受之间展开可能性的探求,就必须介入当下、介入全球化、介入科学神话所构建的世界现状,或者展开对全球化的批判。在此当下,戏剧的可能性所展开的场域,在跨地域、跨文化、跨学科的开放性中,将成为戏剧人更大的实验场。
其实,正由于全球化的背景,区域文化的特质才更加鲜明地凸显。如果说全球化是一种平面的交互体系,区域文化则构成一道历史的纵深,它们共同建构人类文化的整观。当下的艺术或戏剧的可能性,正在于不同层面上的水平交互以及区域文化对自身特质的更深层的挖掘。类比于宏观宇宙论与微观量子理论,两者的内在本质是相同的。如果以宏观与微观的交互性为背景来展开戏剧的可能性研究与实验,戏剧与生活与存在的关系,就不只是戏剧的已知资源所能涵盖的,那么,朝向未知的戏剧需要真正地被打开。
2018,6,10